杭州市拱墅区上塘镇毗邻京杭大运河,区域面积14.3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2个村,常住人口1.99万人,而暂住流动人口高达5.2万人。上塘镇综治工作中心成立后,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现状,创新开展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得有声有色。 记者日前来到上塘镇皋亭社区外来人员服务大厅,看到暂住证窗口、维权窗口、计生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正热情地为外来人员服务。记者了解到,这个大厅其实是上塘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专门为外来人员设立的一个“办事处”。“只要外来人员到了这个地方,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帮他们解决掉。”上塘镇综治工作中心主任沃建孟说,“我们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工作上,让他们住好、工作好、不受欺负,综治工作开展起来就更加顺畅。” “安全,安全最重要!”江西人老范说,这是他选房的第一要求。“在上塘镇,出租房安不安全一目了然,看看挂在出租房门口那块小牌子,牌子上镶着三星的就是最安全的。” 对出租私房实行登记管理评星级,是上塘镇综治工作中心针对2002年出租房发案总数占辖区发案总数56.31%的实际,在2003年制定的。当地村民房东冯大姐说:“综治中心确认的星级就是出租房的品牌,我家现在是最好的三星,如果以后出了事情被摘牌,太没面子了,所以我要尽量保证不出问题。”“在我们这里的外来人员既有物质的需求,更有着强烈的渴望平等、受尊重和被关爱的需求。”沃建孟主任说,“让他们有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我们综治工作中心的责任。” 为了让来到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充分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情,2003年7月份以来,上塘镇率先提出把叫了好多年的“外来民工”、“打工仔”等称谓,统一改为“来杭创业者”这一具有亲和力、认同感的名称。这一称呼的改变,一下拉近了本地人、外来务工者的距离,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 外来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和伤害。2003年,上塘镇综治工作中心成立了来杭创业者调解工作站,建起了维权联系信箱,并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 外来务工人员说:“在上塘,我们不怕受欺负。”对这一点,来自江西的小伙子张龙亮有着深切的感触。前不久,他在一个工地打工时,右脚不慎摔成严重骨折。在综治工作中心及时负责的调解下,他最终获得了4万多元的赔偿。 |